为切实保障地产食品安全,推动坚果炒货产业高质量发展,杭州临安区市场监管局携手杭州姚生记食品有限公司,聚焦“助企赋能、强化监管”,着力打造杭州市首个坚果炒货实训中心。截至2024年12月,实训中心已成功举办四期培训,参训监管干部35人,坚果炒货生产企业、电商、食品小作坊等共计240余家,从业人员330余名。
一、实训赋能,创新模式提质效
(一)行业广泛参与,提升整体能力。
实训中心培训对象涵盖食品安全监管人员,坚果炒货生产企业、电商、小作坊负责人、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以及检验人员等。聚焦坚果炒货行业关键环节,分对象、分重点、分阶段开展培训,形成对象广泛参与、内容侧重不同的培训模式,真正解决企业所需所求,为产业全方位赋能。
(二)多元培训形式,突出实战导向。
实训中心还采用了沉浸式培训模式,运用实景模拟、实战演练、竞赛式考核等方式,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,有助于提升监管人员现场检查发现问题的能力,切实提升培训效果。企业检验人员则通过出厂检验项目的现场教学演示,掌握检验流程、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,有效提高自身出厂检验项目的操作水平。多样化的形式提升了培训效果,为学员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。
(三)数字工具引领,智能赋能监管。
通过对食品安全监管云平台和浙食链系统操作的讲解和演示,实训中心帮助企业实现生产全流程的数字化追溯管理,不仅强化了企业的智能化管理能力,还提升了监管工作的效能,形成智慧赋能的良性循环。
二、实训引航,聚焦需求促升级
(一)课程精心设计,紧扣发展需求。
实训中心以实际需求为导向,围绕生产过程中的关键风险点和技术难题,精心设计课程内容,涵盖食品安全管理、工艺流程优化和风险防控、主体责任落实等内容。企业通过学习,不仅可以了解行业最新政策和发展动向,还可以提升食品安全管理能力,为市场竞争注入更多活力。
(二)专家精准指导,破解发展难题。
培训邀请高校、第三方检测公司等单位的专家,针对坚果炒货行业的实际难点,提供系统化、可操作的指导建议。专家们深入浅出的讲解,为企业破解技术难题提供了有效路径,帮助企业完善生产过程控制技术,提升产品质量。
多方精诚协作,共建发展生态。
推动行业龙头企业与小作坊建立帮扶关系,通过技术共享、经验传授等方式,共同提高合规生产经营水平,形成“大手拉小手”的良性发展模式。同时,该局与区山核桃产业协会签署合作备忘录,整合资源优势,共同推动行业自律,推进坚果炒货行业健康有序发展。
三、实训护航,守牢底线筑根基
(一)提升监管能力,保障安全防线。
首期培训针对监管干部,首先开展理论知识测试,内容涵盖食品安全法律法规、食品安全国家标准、以及部门规章等,理论知识是开展现场检查的基础,通过理论知识测试,有效督促监管人员开展理论知识自学。同时,开展实景、实地、实战、实效、实评的“五实”沉浸式教学,在生产车间、库房、化验室等设置24个缺陷项,真实模拟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,严格按照检查流程开展模拟检查,有助于强化监管人员对于食品安全风险点的精准识别与管控能力。这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,为构建高效执法队伍提供了重要支持,也为监管工作的科学化奠定了基础。
(二)压实主体责任,推动行业自律。
通过食品安全监管云平台开展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报告演示,帮助企业利用数字化手段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。参会企业还共同签署了坚果炒货行业自律承诺书,承诺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,主动承担食品安全责任,提高产品质量,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和坚果炒货行业良好形象。
(三)强化法律意识,恪守法律底线。
该局通过梳理近年来食品领域的行政处罚案件,针对无证生产、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、缺斤短量等九大违法行为,精心编撰了全市首个《坚果炒货行业行政合规指导手册》,开展行业合规指导。通过案例分析、警示教育等方式,促使企业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,积极对照手册及时整改,守牢食品安全底线。
下步,该局将继续以助企赋能为核心,以培训实效为抓手,以食品安全为底线,进一步完善实训中心培训内容,创新教学模式,加强多方协作,通过系统化的培训和规范化的监管,推动坚果炒货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,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。